前段时间我探望了我的大姑。
她跟我诉苦:
(相关资料图)
“我这人命就是苦,一个人把孩子带大。本以为老来能享点福,结果孩子成了白眼狼!”
我有点困惑,悄悄问表妹,怎么回事?结果表妹叙述了故事的另一面:
父母离婚后,母亲总是自怨自艾,跟她说父亲如何辜负了她,自己养大她又有多辛苦。
所以她一直很愧疚,大学毕业后按照母亲的意愿,成为一名老师。
图片来源:pexel
然而工作了两年,她无法适应,决定辞职,没想到母亲怒了:
“你辞职了,我怎么办?你是要看到我不得安生才高兴是吧?”
表妹崩溃地对我说:
听完同一故事的两个版本,我突然明白了大姑不幸福的根源:
虽然确实经历了一些悲惨的事,但更有杀伤力的是她始终将自己当成“受害者”。
01
有毒的受害三角模型
《隐秘的角落》里朱朝阳的母亲,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受害者形象。
每次和儿子发生矛盾,就搬出她口中不负责任的前夫,一切不愉快的结果,都能归因到当初前夫“抛弃”了他们母子俩上面。
她的潜台词就是:“我是受害者,你怎么能指责我?”
这也是受害者叙事出现的原因:一个人如果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,Ta就能很轻松地解释自己人生中一些难堪的状况。
比如离婚,承认自己没有经营好婚姻是很难的,但如果说成“一切都是对方的错”,在心态上就会好受很多,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同情。
但受害者叙事有一个致命的问题:受害者角色的建立,必须要有他人的“配合”。
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提出过一个描述人际互动的三角模型,即“卡普曼戏剧三角”,分别对应三种角色:迫害者、受害者和拯救者。
图片来源:pexel
几乎所有破坏性的人际关系,都有这样一个戏剧三角存在。“受害者”为了强化自己的受害特性,必须要塑造出一个“加害者”。
因此在他们口中,自己过得不幸福,就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。
因为三观不合离婚,到他们口中就变成被“抛弃”;孩子追寻自己的理想,在他们看来就成了“忤逆”、“不孝”。
而要维系这样的关系,又会催生出“拯救者”的角色。受害者会用楚楚可怜的形象,来对第三者发出信号:我很惨,你要拯救我。
比如在单亲家庭中,一方会将自己视为受害者,将伴侣描述成加害者,把孩子当成拯救者,然后很多令人窒息的语录就出现了:
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孩子,很多时候选择默默忍受,但如果某一天不忍了,做出了父母期待以外的行为,就会成为父母口中新的“加害者”。
父母会寻找其他“拯救者”,比如亲戚朋友,诉说孩子的不懂事,然后期待对方帮忙解决问题,如此循环往复。
在“受害者”的世界里,一切都是戏剧化的。
图片来源:pexel
总有人想害自己,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不如意,在Ta眼里成了惊涛骇浪,还必须要有个英雄,踏着七彩祥云,救自己于水火之中。
这样的人不仅自己过得不幸福,也会让身边的人感到身心俱疲。
02
责任者三角,把人拉出迷障
有过不幸经历的人,就一定要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吗?
不久前我又拜访了一位姨妈,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。
姨妈早年的遭遇和大姑非常像,都是单亲妈妈。但她没有切断和前夫的联系,儿子一放假就找父亲玩,直到成年后,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保持得不错。
我问姨妈:“你不会觉得心理不平衡吗?”
姨妈听完之后就笑了:“我没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庭,他已经很不容易了,我怎么还能干涉那么多?”
我突然明白了大姑和姨妈之间的差距,不在于际遇,而在于看待相同事物的不同视角。
作者李文超、徐秋秋在《幸福的真相》一书中,在受害者三角以外,提出责任者三角的模型。
图片来源:pexel
比如同样是单亲家庭,姨妈就将自己当成责任者而非受害者,她独自拉扯孩子,没把自己当成受害者,反而觉得应当承担起让孩子幸福的责任。
面对前夫,她自然不满,但也认为,两个人离婚,自己有也一部分责任。
正是因为姨妈的担当,孩子才能在单亲家庭中,依然获得充分的滋养,最终形成健康而自由的人格。
和上一个模型相比,新模型里没有别人 “害”了我,而是我承担起了自己那部分责任。
而一旦没了 “受害者”,自然也没了加害者,拯救者。
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,不对他人过多干涉。关系清清爽爽,幸福也水到渠成。
03
如何从受害者变成责任者?
生活中,我们也会有意无意地陷入受害者叙事。
比如:
确实,有时候把责任甩出去会让我们心理上好受很多。
图片来源:pexel
这样做也无可厚非,但是,一旦你开始产生别人迫害在自己,而自己很无力时,就需要警惕了。
这个时候,你也许已经陷入了受害者叙事。
不要担心,通过以下三个方法,就可以让改变发生:
1)改变认知
受害者会给人制造“我是个好人”的幻觉,可以让我们从“我搞砸了”的挫败感抽离出来。
很多人为了汲取这种感受,会反复地使用受害者叙事。
但这样做却是得不偿失的。
因为我们也在无意中削弱自己的力量,无力改变我们的人生。
短期的感觉良好与长期的幸福,孰轻孰重?
这是我们需要考量的部分。
2)从受害者到力量者
前文提到,受害者叙事是为了汲取一种:“我很好,我很无辜”的感受。
那么我们找到更健康的途径,来获取:“我很好”的感受。
比如,可以多做一些,有自我效能感的事情。
图片来源:pexel
从积极的结果与外在反馈中,去获取“我真不错”的感受。
这时候,你的反馈与评价是更有现实基础的,而不是基于扭曲现实的叙事。
3)责任者叙事
受害者叙事往往是:
我老公没钱,我真是倒霉透了,跟着过这种苦日子。
而责任者叙事,则更凸出个人的责任,叙事也就自然变了:
我选择的这个老公,确实没什么钱,可是和他在一起,实在是很开心。
没钱我也认了。再说了,钱嘛,我自己挣好了,挣不到,那就怪自己咯。
有没有发现,一旦凸出了我的行动,我们就不会只盯着一件事的坏处,也会看到这件事的好处,视角更加全面。
图片来源:pexel
同时,也会相应地看到自己的力量。
因此,当你陷入受害者叙事时,不妨试着凸出一下个人的责任,重新叙事一下。
多次练习后,你自然也会变成一个有力量的责任者。
写在最后
生活就像拔河,受害者的生活是自己拉着一边的绳子,而其他人拉另一边,哪怕生活无事,也会精疲力尽。
而责任者的生活是与他人站一边,共同对抗生活的惊涛骇浪,再难的坎,也会在安然度过。
所以,就让我们抛开“受害者”的身份,用更广阔的心,去迎接更广阔的世界吧。
图片来源:pexel
标签: